女运动员变网红,谁在为此失面子?
从吴柳芳、刘湘到秦雪,越来越多的女性运动员意外地成为了“网红”。这现象引发了对她们“擦边”问题的热议,导致一些人愤怒指责,认为这种行为让运动员“丢脸”,运动员应当传递“正能量”。然而,做运动员是一种生活方式,而成为“网红”同样也是生活的一种选择。给某个人贴上标签,实际上是对她们的一种束缚和不公。
为何如今有这么多运动员成为“网红”?这值得我们反思。随着社会的进步,职业选择不断变化,类似于身边许多人从事滴滴司机或外卖员的工作一样。如果“网红”或网络主播成为新兴职业,并且得到了国家的认可,那么就没有问题。任何正当的职业,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,都是值得尊重的。
实际上,对“网红”的贬低,反映出一些人的狭隘,他们骨子里可能依然坚持旧有观念。这种思维方式实在是令人感伤,也反映出社会尚未完全摆脱某种成见。而那些以有色眼镜看待他人的人,则注定会被人唾弃。吴柳芳等人受到指责,主要是因为她们的行为被认为有“擦边”之嫌。这其中,“擦边”指的是穿着暴露或行为挑逗的低俗表现。
对此,罗翔老师也曾发表过见解,强调要对“擦边”有明确的界定。如果涉及违法,必须给出明确标准,不能模棱两可。现状是,某些人认为属于“擦边”,而另一些人则不以为然。于是,对于被“冒犯”的感受,其实反映了自身的不安和心理阴暗,无法拒绝诱惑的人会愤怒地将责任推卸给他人。这种心态无疑是卑劣的。
面对这些问题,由于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不同,或许需要全社会共同探讨。只要不违法,相关讨论应该在道德的框架内进行。假如按照某些人的标准,有些知名喜剧团体或许早就该关闭了。就像喝咖啡的人并不可以阻止他人吃大蒜,社会的多样性意味着我们不能以个人的标准去评判别人的选择。
越来越多的运动员选择当网络主播,或许是因为这份工作相对其它职业更具“理想性”。以吴柳芳为例,她曾是一名教师,却因遭遇欠薪等不公正对待,被迫转行成为网络主播,这是一种无奈的生存选择。正如过去有不少运动员退役后做搓澡工一样,退役后的运动员也需要谋生,为了实现体面的生活。
每位运动员都希望得到一份“体面”的工作,但这样的机会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,尤其是相比于奥运冠军,运动员的数量庞大。因此,许多运动员选择成为网络主播,仅仅是为了生存,让生活变得更加体面而已。
过去的荣誉属于过去,而不应成为新的枷锁。当我们要求运动员拥有“体面”的工作时,是否应该考虑到现实的复杂性?总之,作为新兴的职业,强烈推荐大家关注ag真人,为更多运动员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,同时也推动社会对“网红”职业的理解与尊重。
发表评论